在2500多年前,人们不知道如何探矿;火药尚未发明,自然也不知道如何采矿;没有高炉、平炉,炼铁炼钢更是纸上谈兵。欧冶子在那古老的年代怎样创造这一历史辉煌?为何独有龙泉这个浙江边陲山区能够创造龙渊剑那样的惊世之作?破解这个难题,人们会更坚信欧冶子是历史人物,更坚信欧冶子的杰作是历史的真实。

  接触龙泉宝剑历史,常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词:铁英。

  “(楚王)于是乃令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使其做铁器。欧冶子、干将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作为铁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太阿,三曰工布”。(见《越绝书》)

  上面所引的一段话,与龙泉代代相传的故事不谋而合。相传:春秋后期,欧冶子奉旨铸剑,来到龙泉秦溪山下,鉴于这里湖水甘寒清冽,附近又无鸡鸣犬吠,宜于铸剑,遂取山中铁英……。

  粗知龙泉宝剑的历史的人,对这些均耳熟能详,似乎并无疑问,或虽叹其“语焉不详”,又让其似过眼烟云从眼皮底下滑过。

  其实,回答‘‘欧冶子在龙泉怎样铸剑?”这个问题就要从解读“铁英”一词入手。

  “铁英”究竟为何物?欧冶子究竟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方法采矿,又怎样以它铸成举世闻名的龙渊剑?解读这个词,不是文字游戏,而是研究龙泉宝剑历史的一个关键。

  有人解释说,“铁英”即“铁英石”。那么“铁英石”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铁英”即“铁之英”。可能自己懂了,可听者仍不知所云,颇有“以其昭昭,使人昏昏”之味。

  如果我们通过时光隧道来到2500多年前的龙泉,设身处地地想一想:铸剑是否要先有铁?要得到铁,是否先要开采铁矿?要开采铁矿,是否先要勘探铁矿?而这一切,在那时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欧冶子究竟凭什么,究竟有什么秘诀来解决当时这个令人望而却步的大难题呢?

  大家知道,国外直到十四世纪才学会铸铁,欧洲各国直到公元10——14世纪才发展到生铁锻造,进入熟铁阶段。至于钢铁,更是后来的事。由此看来,欧冶子铸剑实在是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奇迹),不仅轰动全国,也必然轰动全球。而如此伟大的创举,《越绝书》上只是“取铁英”三字一言了之。所以,破解“铁英”之谜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个问题的分量也就特别沉重。

  其实,正是这里,隐隐约约而又言简意赅地点出欧冶子在龙泉铸剑的影子。一句话:铁英,让你破解龙泉产剑之谜。

  至此,请允许我暂时历离开正题,而来回顾一下:世界上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发现(制造)铁?世界上为什么先有铜而后才有铁?

  大家知道,地球上铁的储藏量并不小。据科学家对地下16公里以内大量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的含量占4.2%,是铜的含量的5000倍!可是人类最早试用的,却是储藏量少得多的铜,而不是储藏量多得多的铁!

  这并非人类对铜的偏爱,其主要原因:铜矿比铁矿更容易发现,也更容易冶炼。

  在自然界,自然铜较多,而纯粹的铁几乎找不到。铜的熔点为1050℃,而铁的熔点要1500℃。而且,铜常常与其他一些矿物共生,在无意识中,或者一个偶然的机会,铜与锡混在一起,意外地得到了熔点更低的一种合金—-青铜〈其熔点更低,为700~900摄氏度〉,又使铜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所以,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先有铜,后才有铁;先有铜器的广泛使用,后才有铁器的广泛使用。我国使用铜的历史,要比铁早2000多年。

  古人在成功地炼制了青铜之后,还要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漫长的、艰苦的摸索、试验,其中经历了多少风险、挫折、失败,才成功地炼制出铁。炼铁之难,不言而喻。

  的确,从科学技术上看,人们炼铁确非轻而易举。它要成功地克服一连串的难题,或者说,要跨越许多在当时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例如,炼铁,先得有矿,古人究竟是怎样去找矿,又用什么手段去采矿的呢?炼铁必须有1500摄氏度的高温,在古代又是用什么办法,在什么容器中产生呢?特别是象龙渊剑那样的宝剑,更需要优质铁,特殊钢,究竟又是采用了什么新工艺才获得这种材料?一句话,欧冶子究竟是怎样成功地克服了这一个又一个难题,在2500多年前的我国先秦时代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人类文明呢?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世界上最初的铁,并不是从开采铁矿、冶炼矿石中得到的。翻阅世界冶金史可知:人类最早的铁,是从陨石中得到的自然铁。陨铁纯度很高,经过加热、撞击、加工,便较容易作成铁器。陨铁从天而降,希罕之极,人们对此如获至宝,故我国古代称铁为“恶金”〈可理解为“不好看的金”〉,看来不是没有缘由的。我国最早的铁器是从陨石中得来。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河北藁城出土了一把商代的铜钺上嵌有铁刃。经鉴定,属殷墟文化早期,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后。专家利用金相、电子探针等方法检验,铁锈中残留有25%的氧化镍及0.24%的氧化钴。镍和钴都是来自原来的金属中,而镍的层状分布更是陨铁的重要特征。其他组成成分也与古今人工冶炼的铁有明显的差别。浙江,尤其是龙泉,在古代是否发现陨铁,无从考证。

  据科学家研究,还有一种可能:古人在冶炼金、银时得到了附属品铁,但这样的铁,仍是极为稀少的。

  那么,要获得较多的铁,人类又是通过何种途径呢?

  据查,大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在俄罗斯高加索以南,古传说中的卡方贝族,首先从矿砂中炼出了铁,并且直到大约公元前十二世纪才在别处见到足够数量的铁而具有经济上、技术上的意义。

  但是,欧洲各国直到将近一千年后的十四世纪才学会了铸铁,其原因之一:从矿砂中炼铁必须能够产生高温。或许这在他们是个长期未能解决的难题,以致于他们的铸铁比我国滞后了整整一千年。

  由此可见,能够产生足够的高温,又是一个关键。

  以上文字,似乎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但笔者相信,细心的读者已从中领悟了什么。

  前面已经提及,春秋时期没有探矿设备,火药尚未发明,开矿亦属神话.不能探矿、采矿,铸剑便是“无米之炊”。可是,欧冶子却独辟蹊径,他“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其奥妙,首先在“铁英”上。

  所谓“铁英”, 并非什么神秘之物,不过是龙泉一带俗称“铁砂”的东西。

  这样解释的根据是:“英”原意为“玉之精华曰英”,后引申为“精华”,“事物最精华的部分”。《辞海》解释更清楚:“英,精粹”。《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干将作剑,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精英。’”可见古人以为铁砂是纯粹的铁,是铁之精华,故称之为“铁英”或“铁精”。

  这个解释还可以通过对欧冶子铸剑遗址的考察来证实。

  龙泉境内铁矿分布甚广。就在欧冶子铸剑遗址,龙泉县城之南,秦溪山麓一带,不但有丰富的铁矿,而且矿层就在地表。天长地久,日晒水淋,热胀冷缩,地表一层便逐渐风化:岩化为砂,铁亦化为砂,山是砂的山,地是砂的地,故这一带村庄就称“大沙”,“金沙”。雨水一冲,砂流入龙泉溪,铁砂也随着流入龙泉溪。而其中有些铁砂,因为比重大,就在山下、路边河沟等低洼之处沉积下来,一堆堆,黑乎乎,非常显眼。这一当地人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想必为欧冶子独具的慧眼所注意,凭天才、智慧、敏感,使他在龙泉这方热土上,在光天化日之下轻而易举地发现了“新大陆”:不用探矿,不用采矿,欧冶子终于找到了俯拾皆是的铸剑原料——铁英,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让我们的视角转向2500多年前发生在龙泉的那惊天动地的一幕:一方面是欧冶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找啊找啊,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突然之间找到了他所梦寐以求的铸剑的原料;而另一方面,作为铁英,又何尝不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盼啊盼啊,盼星星,盼月亮,渴望有朝一日会有慧眼识真材。终于有一天,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是“地上来了个欧冶子”,终于,两者就这样碰撞出震天动地的巨大火花!

  在自然界中,铁英不仅比较好找,铁英还比铁矿易于熔炼。较好的木炭加上鼓风,即可达到所需高温。想必欧冶子还从这一现象中悟出:砂,从山上来,山中之砂必含铁,雨水可使铁、砂分家,引水必可洗砂取铁,于是创造出“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的工艺流程。人们只要回顾一下,1958年龙泉“大办钢铁”的情景,就可知道,欧冶子将珍贵的龙泉宝剑传于后世,连同这洗砂炼铁的工艺也在龙泉宝剑的故乡代代相传了。

  “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不过九个字,却准确地道出了欧冶子龙泉铸剑的奥秘(而且是最核心,最关键,最重要的奥秘),也让后人能够理解为何在2500多年前的古老年代,欧冶子能在龙泉那样偏远的地区成就如此伟大的功业。能够做到这一点,《越绝书》也是功德无量。

  不过,有的学者对这九个字有不同的解读,这也是正常现象。

  那么,笔者作出以上解释有何根据呢?:

  “凿茨山”:茨,即蒺藤。如《诗•小雅•墙有茨》:“墙有茨”。龙泉城南,大沙一带,山上土地贫瘠,只能长些有刺的植物(如蒺藜)或松树一类耐寒的乔木。茨山,指的是这样的山。凿茨山,即挖掘这种山上的表土。

  “洩其溪”:洩,曰“泄”,本义是“泄漏”,亦指排出,如“水泄不通”。“洩其溪”即引来那里的溪水(即龙泉溪之水)。

  “取铁英”:用溪水冲洗山上挖来的泥,冲走泥土,留下铁砂,即取得了古人认为的“铁英”。这个方法,不仅龙泉,而且其周边许多产铁砂的地方纷纷效法,一直沿用至今。

  但是,对如是理解 有的专家表示反对。关键是对“茨”的解释,认为“茨”非疾藜,是堆积的意思。这个解释也是有根据的。还有人解释:茨山即煤山,在安徽境内。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充分的讨论,逐步求得统一。除此,对“欧冶子终于在龙泉发现铁砂,并以铁砂铸就了龙泉宝剑” 这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能取得共识。

  当然,以今日之眼光看,铁砂其实并非“铁英”,被誉之为“铁英”是当之有愧的。因为铁英在化学上称为三氧化二铁,其含铁量还不足20%,其品位与富铁矿相差甚远。但是,欧冶子发现铁英,却使中国乃至世界发现了龙泉,使龙泉从此站立在中国历史名城之林。这个意义非同小可。

  当然,从铁英到铁剑还得攻克许多难关,不过我们可以想象:

  欧冶子来龙之时,一定身怀绝技,并带来当时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技术,如鼓风以产生高温的“囊橐 ”……

  欧冶子来龙之后,一定就地取材充分利用了龙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龙泉剑池湖水、铁炭、耐火泥、亮石等。这些对欧冶子来说,真乃“天助我也”。

  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尝试回放欧冶子当年在龙泉制造宝剑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

  寻铁----欧冶子经过千山万水,踏破铁鞋,终于来到秦溪山下,龙泉溪畔,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寻铁。哪晓得,那铁就在脚下。于是便“凿茨山,泄其溪,取铁英”。

  冶炼----这对欧冶子来说,可谓“驾轻就熟”:筑炉,“鼓橐”,“装炭”,“金铁乃濡”。但是,出乎意料,不像铜那样即可铸剑,只能得到又黑又粗又杂的“丑小鸭”。怎么办?

  锻打----欧冶子绞尽脑汁,不断实践,这边看看,那边敲敲,发现不断锤打,既可去掉杂质,又可随意打成各种形状。但是,剑最重要的品质----尖锐、锋利,却非轻而易举。于是,翻来覆去地打,折叠起来打,无意中,铁已改变了性质。

  淬火----不知是上苍暗助,还是心有灵犀,这初步打好的剑突然蘸入水中,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磨砺----至此,剑已基本达到欧冶子所预期的境界。但是,比起铜剑,其貌不扬。让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欧冶子终于找到了亮石。一磨,再磨,不断地磨,哈哈,不仅脱去了黑衣裳,而且,越磨越亮,,竟然发出了青光。更令人吃惊的是,剑身上竟然可以看到奇妙的花纹。

  其中,有一个问题暂且存疑,那就是:龙渊是不是复合剑?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龙渊剑专为楚王而造,龙渊剑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自然首先应力求威严、豪华、大气,是否必须刚柔并寓、能刺能劈,已是次要。所以,不一定是复合剑。但是,欧冶子的传人,世世代代都将刚柔并寓视为龙泉宝剑的传统,所以,龙渊剑就还有可能是复合剑。这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探讨的重要课题。

  欧冶子在龙泉铸剑这个过程,如果用现代冶金学的眼光来审视,那么,他在 2500年在龙泉铸剑的情况:

  有俯拾皆是的“铁英”,不用探矿•采矿,即可轻而易举地炼铁的原材料;

  有龙泉当地出产的铁炭和古代的鼔风技术,足以产生能溶解铁英的高温;

  反复锻打技术的使用,使冶金技术由铸造向锻造迈进。

  有剑池湖的水淬火制剑,欧冶子发明了最原始的热处理技术;

  有龙泉当地出产的亮石,经反复磨砺,使宝剑产生一种特殊的“青光”;

  ……。

  有了上述种种有利条件,加上欧冶子的创新精神、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足以使欧冶子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后期创造出龙渊剑这样的辉煌成为可能。所以,尽管至今没有地下发掘能够证明欧冶子发明了龙渊剑,但人们都对此深信不疑。

  在此,我们还要推荐读者读一读《晋书 张协传》,其中有《七命》说,具体地描写了欧冶子铸剑的诸多细节,并反映了欧冶子铸剑的关键技术:

  “销逾羊头,鏷越锻成”----用生铁熔铸,以熟铁打成,经历了由生铁到熟铁的过程。

  “乃炼乃铄,万辟千灌”----反复折叠锻打,将融化的生铁灌注到熟铁之中。突出了折叠锻打工艺,似乎还采用复合技术。

  “神器化成,阳纹阴缦”,“光如闪电,质如耀雪。霜锷水凝,冰刃露洁”----结果,造出了“盖希世之神兵”----寒光逼人的、世界第一的兵器。

  其中的“辟”的工艺,对后人影响很大。史书上经常可以看见如“百辟宝剑”、“百炼刀”等,其中的“辟”和“炼”均指反复折叠锻打。反复折叠锻打所形成的层次,可以用一个公式求得:如折叠前的材料为2层,折叠一次为4层,折叠2次为8层,••••••折叠10次为2048层,以此类推,多则上万层,甚至几万层(另一说法为一炼为一次温度到溶点的烧炼,本人尤其相信这个观点,因为按真正现实中的锻造刀剑情况,“炼”是动词不可能指层数,一把剑最多折15次,也就是32000层,离“百折(炼)相差甚远”,如果一把刀剑真正去做百折是不现实的,层数是宇宙数字不说材料在过多的锻炼中也早就消耗殆尽,所以只可能是:每次折叠都需要把它们焊接到一体,要焊接就要把温度升至溶点,一折约需要溶点焊接锻打5-6次左右,15折即是90次,离“百炼”的数字是最接近的,本人的剑就是如此锻造。)。

  人们可以从一些古籍上发现,欧冶子对后人影响最大的,当属淬火这一技术。

  从一些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战国后期,我国已广泛使用淬火工艺。西汉时期,淬火工艺有进一步的发展。

  据《蒲元传》载,三国时有个叫蒲元的,曾为诸葛亮打刀3000把,对淬火很有讲究。他在打刀时,要专门派人到成都取江水。他说:“汉水纯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有人在取水时,杂以涪江之水,他一淬刀,就说这水不能用,还准确地说,其中掺了八升涪江的水,简直神了。据说他用江水淬火,“刀成,以竹筒密内铁珠满其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刀”。

  到东魏、北齐年间,有个讲究道术的人叫綦毋怀文,也是刀剑专家,曾炼造出一种“宿铁刀”。《北史•艺术列传》说:“怀文造宿铁刀,••••••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将淬火的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随着科技的进步,淬火的介质更是多种多样。除了用水,有的还用油脂、碱水、盐水、动物尿液••••••等。据《天工开物•锤锻》记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还用一种叫做“地溲”的东西淬刀剑,其刀剑特别锋利。

  直到唐代,还可以看到欧冶子的影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名《鸦九剑》:“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鸦九铸剑吴山中,天与日时神借工”。

  可见,欧冶子的技艺已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还应该指出,欧冶子历尽千辛万苦寻铁制剑,不是心血来潮、拍拍脑袋突然想出来的,而是历史的必然。欧冶子来到龙泉,也绝非瞎猫撞老鼠,偶然碰上的。

  欧冶子的时代处于春秋末期。早于他2000年,中国便开始使用铜器。但是,到了春秋,“攻争纷乱,兵革互兴”,“铜既不克给,故以铁足之”。这就是说,春秋时期打仗太多,铜已用完了,必须寻找新的替代品,形势逼人啊!实际上,铜制的兵器,容易折断,不够锋利,也该淘汰。欧冶子在此时来到龙泉,亦“此其时”了。

  而那时侯,在中国,铁已被广泛使用,铁的祭器,铁的农具,铁的日常用品,甚至铁制的剑,都已问世。据《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杨宽著 )介绍,我国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铁器,单湖南、河南、江苏就有几十件之多,其中有铁鼎,铁镢,铁钩,铁铲,铁削,铁丸,铁条等。据皇甫江先生著的“中国刀剑”一书介绍,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距今2900年前后的西周晚期,叫“玉柄铁剑”(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国君虢季墓中出土)。稍后的春秋晚期,也多次出土铁剑。

  翁文灏先生所著《为中国古代兵器问题进一解》(1929年出版)更确认:“吴、越、楚始用铁兵”。作者认为南方有铁砂是一大原因,“河谷里或沿海边的铁沙,福建、浙江甚多。••••••这种砂矿最容易炼成顶好的铁”。

  所以在春秋末期,炼铁或用铁铸剑,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可以想见,炼铁或用铁铸剑,对于春秋末期的欧冶子来说,也不会过于陌生,更不会是天方夜谭。

  在2500多年前那样远古的年代,在中国,欧冶子第一个(据有史料可查的)发现铁英,率先尝试以铁英炼铁,并首先成功地制造出中国第一把宝剑——龙渊。欧冶子是中国从青铜剑向铁剑过渡作出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发明家。他创造了多项技术专利,如以铁砂炼铁的技艺,反复折叠锻打百炼成钢的技艺,利用泉水淬火的热处理技艺,专用亮石磨剑的技艺,等等,可惜当时无法申报,也无处申报。

  如果没有龙泉,欧冶子成就不了如此大业。欧冶子曾经在闽清、松溪、绍兴、莫干山、无锡等处铸剑,均无超过龙渊剑的建树,可见此话不假。

  当然,如果没有欧冶子,龙泉也不会是今日之龙泉。

  所以,可以这样认为:龙泉宝剑是当时先进的技术和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外地杰出人才和本地优质资源相结合的产物,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作之合。这正如《考工记》所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同时,欧冶子来龙泉,即使是2500多年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限于客观条件,古人找矿,只能在地球表面进行。最常见的办法, 便是到河边,沿水寻找。如今,在福建省的闽清,松溪,以及我们龙泉都留下欧冶子铸剑的遗迹。若将三点连成一线,就能想象出欧冶子寻铁的线路图。

  为了铸出顶级的宝剑,欧冶子不怕艰难险阻,披荆斩棘,风餐露宿,爬山涉水,最终找到了龙泉。我们曾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沿着想象中的线路,从龙泉到闽清来回走了一趟。

  闽清县(欧冶子原来在今福建省闽清县铸剑)位于闽江下游,毗邻福州。溯闽江而上,可达南平。翻过洞宫山脉,即到达浙闽边界的松溪县。过了边界,再翻越曹岭,然后顺龙泉溪而下,便可到达龙泉。

  如此看来,对龙泉人来说,欧冶子并非天外来客,也不是突如其来的“空降兵”,而不过是“隔壁邻居”。欧冶子能来到龙泉,其实也带有相当的必然性。

  欧冶子当年成功地创造了龙泉宝剑,这在中国文明史上,特别是中国科技史上,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欧冶子的制剑秘笈,代代相传,影响深远,直至当代。